当前位置:首页> 三门峡审信局> 政务要闻 >正文

驻心 ——456名驻村第一书记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建功立业纪实

发布日期:2023-12-04 17:19 来源:三门峡日报

   10月23日是重阳节。灵宝市西阎乡干头村文化大院里热闹非凡,敲锣打鼓包饺子,众人齐唱生日歌。市黄河河务局驻村第一书记宁正元组织驻村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一起为全村留守老人过集体生日,专门从城里请来理发师和照相师为老人们理发、照相,留住他们的幸福时刻。老人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驻村,就要驻在‘心’里;帮扶,就要扶在‘根’上。”在卢氏县东明镇北苏村,53岁的驻村第一书记王鑫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小到养老金领取、残疾证办理、孩子上学,大到产业项目选择、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他不知跑了多少腿、流过多少汗。

  据负责驻村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1月以来,我市分别向316个脱贫村、115个软弱涣散村、49个乡村振兴任务重村、1个红色美丽村和23个易地搬迁安置村(社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56名,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充实了工作力量。

  广大驻村第一书记爱农村、能吃苦、肯奋斗、讲奉献,用扎根基层的“真心”、为民谋利的“初心”、奋进担当的“决心”,倾心办实事、精心谋新篇、用心促振兴。

  他们严格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用脚步丈量初心,以行动践行使命,抓班子带队伍,办实事解难题,使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越来越强,村容村貌越来越美,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以学促干,抓党建促工作,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驻村帮扶工作,扎根农村“驻”到了群众心坎上,推动乡村振兴不断走深走实。

  “绝不能落下一个党员。”这是卢氏县杜关镇杜荆村驻村第一书记亢乐乐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依托市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创新方式抓实主题教育,为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寄送读物,组织线上“擂台比武”;为年老体弱党员送课上门,通过“围桌党课”的形式将政策理论送到家中,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关注。

  王峰炜的“乡村夜话”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他是陕州区人民法院的一名选调生,在陕州区西李村乡塔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考虑到村民白天秋收秋种忙农活,他就抽出晚上时间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在村委会大院共同学习重要篇目,交流学习感悟,让学习方式有了温度,更让学习成果入了心坎。

  “这是刚从乡里领的书,您出门不方便,可以在家学。”前不久,陕州区硖石乡党校的党课一结束,硖石乡黄坡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少恒便驱车赶回村里,将党课读本送到老党员王铁旦手中并逐字逐句念给他听。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发挥领学促学作用,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带头抓好自身学习,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今年以来,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400余人次,组织学习交流820场次,开展送学上门4000余人次。

  驻村第一书记驻村驻身更“驻心”,推动主题教育在基层走深走实。他们走村串巷入户,摸清村情户情,了解群众需求,在走访中发现矛盾问题1176起,处理1075起,协调乡镇党委帮助解决疑难杂症问题202起。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第一书记带着一颗火热的心,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身边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他们在处理一件件复杂纷繁的事情中得到历练成长,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察民情、接地气、经风雨、长才干。

  李信辛在团市委工作,他主动申请到单位对口帮扶村陕州区观音堂镇韩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今年夏天,大范围的降雨天气给“三夏”生产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他连续19天驻村在岗,连续工作31个小时,晚上入户排查危房险窑等安全隐患,白天卷起裤腿走进麦田查看灾情,协调收割机抢收小麦,联系推土机、挖掘机修复道路。

  “村民辛辛苦苦干一年,就盼着有个好收成,麦子能够及时收割,少点损失,我个人再苦再累也值了。”渑池县水利局派驻洪阳镇上洪阳村第一书记陈磊说。“三夏”大忙期间,陈磊协同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一起排查险情、疏通道路,抢收小麦。

  “农时不等人,眼看麦子要烂到地里,没想到驻村干部来了,可帮了群众的大忙!”看着忙碌的驻村干部,67岁的灵宝市豫灵镇桥上村村民周生学感激地说。为在“雨口”夺粮,桥上村驻村第一书记薛赐天和村干部连续奋战,抢抓雨停空窗期,帮助村民抢收小麦。

  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就是一面旗帜,擦亮了品牌,让党徽亮在基层一线,456名驻村第一书记形成了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坚实后盾和坚强堡垒。他们奋战“三夏”生产一线,积极开展夏粮抢收、灾情摸排、走访慰问等工作,帮助群众抢收小麦11.83万亩,协调收割机数量659台,提供小麦晾晒场所691个,烘干小麦232万斤,保险理赔小麦2.72万亩,最大限度有效帮助群众抢收归仓及保险理赔。

  不止在“三夏”期间,驻村第一书记长年累月驻扎农村基层,不知疲倦地在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奔波着、忙碌着。

  陕州区菜园乡南县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佩芳组织协调50多名果农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班一共8天,主要授课内容有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果树修剪及苹果保鲜技术等,村民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李佩芳高兴地说。

  卢氏县汤河乡河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强让村规民约“活”起来。他以“深化移风易俗,建设和美乡村”为主题,在村生态广场上打造大型宣传牌1块,同时将村规民约和移风易俗的内容进行简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标识牌15块,在村巷道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庄亮起来、美起来,乡亲们生活更舒心。宽阔干净的巷道,规划有序的民居,花木交错的游园,以及村道两边房屋墙壁上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特色文化墙……湖滨区高庙乡黄底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门峡市卫健委派驻第一书记池雨在黄底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产业振兴,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村民有活干、有钱赚,实现增收致富。

  在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陕州区张汴乡曲村旅游红红火火。村民发展地坑院民宿、农家乐,经营陕州十碗席,展销剪纸和土特产。“我们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倾力打造环境美、民风淳、产业兴的地坑院经济,将地坑院民俗旅游做大做强。”曲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晓东自豪地说。

  陕州区张汴乡寺院村的200多亩黑糯玉米喜获丰收。翠绿的玉米地中,秋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清香,收割机穿梭在田间,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图。“黑糯玉米的收益非常好,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明年将在寺院村推广种植,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寺院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晓娜表示。

  卢氏县杜关镇北沟村免费发放鸡苗现场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大大小小的箩筐、纸箱整齐排列在空地上,一筐筐小鸡崽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们通过发放鸡苗的方式激发村民养殖热情,引导村民勤劳增收。”北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郭晓东说。

  陕州区张汴乡刘寺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媛,大力支持乡土人才张占群返乡试种雪茸菇和羊肚菌。试种成功后,她在全村推广,把食用菌种植作为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市直工委选调生的她深有感触地说:“一年间,我走遍了刘寺村的每一家每一户,踏遍了刘寺村的每一寸土地,留下了青春无悔的奋斗足迹,村民致富了,生活幸福了,我就开心了、放心了。”

  提起驻村第一书记王龙,灵宝市五亩乡西淹村村民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他“兔司令”。王龙帮村里成立了肉兔养殖合作社,还帮助村民在灵宝市区开了手撕烤兔店,引领村民科学养殖、合理冷储、线上线下销售。王龙信心满满地说:“养兔不光能带动群众致富,还能壮大集体经济,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用脚步丈量初心,以行动践行使命。今年以来,全市驻村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果。在驻村第一书记的辛勤耕耘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新建村部4个、发展新党员288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00人,基层党组织活力得到释放,不断取得成效;修建村级道路118.7公里、污水管网3800米、护坡2000平方米,新建蓄水池14座、打机井9个、新改建桥梁7座、改造高标准农田7200亩;引进帮扶资金8233.22万元、引进带动致富项目93个、培育支柱产业105个,发展12大系列218类616项特色农产品;帮助群众开展技术培训289次、办理大病救助295起、销售农产品572.45万元。

  使命在心,责任在肩。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始终把实的要求贯穿全过程,充分发挥“带头受教育、协助抓教育”作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强化党员干部使命担当,奔着问题去、盯着难题改、向着实效求,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展致富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在广袤的崤函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